《成都》又又又火了!他笔下的成都,你爱了吗
为了吸引游客前来
纷纷开始“摇人”
为自己家乡打call
咱们成都也不能落后
火速上分!
小布还听说最近
“诗圣”杜甫正“回到”成都
参观他刚刚修缮好的杜甫茅屋
不妨就跟着杜甫的脚步
👇🏻
他在浣花溪畔
三年吟诗200余首,被称为“成都诗”
“成都万事好”
——《五盘》搭房檩、削篾条、铺茅草、盖茅草……经过近20天的修葺,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杜甫茅屋焕然一新,于日前重新开门迎客。
将时光倒回到1000多年前,诗圣杜甫与成都草堂的结缘,让一位诗人与一座名城在史册上共同谱写了浪漫深情的一笔。
图据 成都极美小分队
草堂很快建成,杜甫怀着欣慰之情写了一首《堂成》——
背郭堂成荫白茅,缘江路熟俯青郊。桤林碍日吟风叶,笼竹和烟滴露梢。暂止飞乌将数子,频来语燕定新巢。旁人错比扬雄宅,懒惰无心作解嘲。
在之后的岁月里,草堂逐渐扩充,先后开辟了桃园、竹林、桤木林、菜圃、荷池、药栏等。
杜甫漂泊的足迹遍布半个中国,但纪念他的草堂主要有三座,分别位于成都、四川三台和重庆奉节。三座草堂,记录的都是杜甫的晚岁生活。诗人冯至感叹:“人们提到杜甫时,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,却总也忘不了成都草堂。”
杜甫在浣花溪畔一共住了3年零9个月,是他苦难一生中难得的悠游岁月,也写下了众多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。朋友来访,他欣喜地写下“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”;夏日午后,“圆荷浮小叶,细麦落轻花”的细小美好,让年过半百的诗人沉吟流连。当然,诗圣心系苍生的本心未改,一个秋雨漠漠的傍晚,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千古名句吟成,石破天惊。
古朴典雅、清幽秀丽的杜甫草堂,不仅是千年前“诗圣”杜甫的精神家园,也是当今成都人的心灵居所。
杜甫一生创作的1400余首诗中,其中有大约200余首是在成都写下的。明代学者李长祥如此评价,“少陵诗,得蜀山水吐气;蜀山水,得少陵吐诗气”。
纵观历史,杜甫是第一位全面书写成都的诗人,其间名句,千古流芳。从这些“成都诗”中,我们能够探寻独属于成都的那份诗情画意与怡然自若。
虽然仍眷恋着故乡,但正如他在《五盘》中写道,“成都万事好”,草堂,成为诗人隐逸情怀的寄托,也因这200余首杜诗而浸满了诗意。如今,千诗碑前,游人驻足,千古名篇就这样一代代流传。
他在成都
览遍天府风光
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——《绝句》
跟着诗人的如椽巨笔,我们能够一览千年前的成都风貌。
一首杜甫在草堂写就的绝句,让今天“在成都遥望雪山”充满了诗意的浪漫与美感。当年杜甫在成都遥望的究竟是不是如今的西岭雪山或许难以考证,但这份雪山下的辽阔心胸,千古皆然。
西岭雪山位于大邑,而崇州离大邑很近,公元760年秋,杜甫曾游崇州东门的泗安寺,在钟楼上便能遥看大邑雪岭,诗曰:“暮倚高楼对雪峰,僧来不语自鸣钟。”最有意思的是,杜甫喜欢品质极佳的大邑瓷碗,并向朋友请求:“大邑烧瓷轻且坚,扣如哀玉锦城传。”
在成都,有一种幸福叫“在阳台上遥望雪山”。在成都,有一群追逐雪山的爱好者,他们拍摄雪山、研究雪山,被称为都市“追峰人”。这是独属于成都与成都人的浪漫。
都说南方人的执念便是下雪,而对成都人来说,应该是看雪山以及看下雪。近来,西岭雪山迎来一场又一场的大雪,超美雪景已上线,无论是半山的雪染青山,还是日月坪山巅的林海雪原,每一个场景都是冬日雪景大片,共同组成了一个童话般的冰雪世界。此外,西岭雪山滑雪场还是全国首批、南方首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,是中国南方滑雪“首选地”。
本周,成都市区飘落洋洋洒洒的雪花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、四川天府新区太平桃源山、邛崃天台山景区、彭州白鹿音乐小镇和湔江河谷、都江堰等,白雪皑皑,冬日氛围直接拉满。在冬天的成都,想感受杜诗中雪的韵味,你无须远行。
锦江春色来天地,玉垒浮云变古今。——《登楼》
杜甫寓居成都期间,遍游巴山蜀水,因为都江堰与成都相距甚近,诗人数度到此,凭吊历史陈迹,抒发胸中块垒。他游历时,曾写下多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,其中《登楼》诗句:“锦江春色来天地,玉垒浮云变古今”成千古绝唱。诗中所出现的“玉垒”,便是都江堰景区内秀丽壮阔的玉垒山。
玉垒山古代又叫湔山,虎头山(盘龙山),海拔约856米。近水、傍堰、面城、林深、雄关……算得上一处清幽之地。玉垒阁坐落于玉垒山山顶,东可观千年古城,西可瞰成都平原,北可眺岷江源头,南可望八百里青城,不知当年杜甫是否想起了“岱宗夫如何,齐鲁青未了”。
自为青城客,不唾青城地。——《丈人山》
青城山,自古便是蜀中名胜。杜甫游览至青城山时,就曾写下《丈人山》一诗。“自为青城客,不唾青城地。为爱丈人山,丹梯近幽意。丈人祠西佳气浓,缘云拟住最高峰。扫除白发黄精在,君看他时冰雪容。”
所谓丈人山,指的便是青城山,山名来源是相传黄帝封青城山为“五岳丈人”。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,群峰环绕起伏、林木葱茏幽翠,享有“青城天下幽”的美誉。
都江堰特产“青城乳酒”,相传是一种由青城山泉酿造的果酒,浓香无比,杜甫也称赞“山瓶乳酒下青云,气味浓香幸见分。”
南京犀浦道,四月熟黄梅。——《梅雨》
《梅雨》诗中,杜甫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。诗中的“南京”即是成都,“犀浦道”指唐代的犀浦县,也就是现在郫都区的犀浦,犀浦的夏雨令他难忘。他在《进艇》中写道:“南京久客耕南亩,北望伤神坐北窗。”杜甫在草堂的北窗独坐,极目北望,感慨万千。
在唐代,成都曾被称为南京。安史之乱时,唐玄宗避乱南逃四川,成都成为皇室的临时行宫(相传现青羊宫乃为行宫遗址)所在地,因此被称为“南京”。除了杜甫诗中提及“南京”,李白《上皇西巡南京诗十首》中也有“濯锦清江万里流,云帆龙舸下扬州。北地虽夸上林苑,南京还有散花楼”的名句。
他在成都
感受市井繁华
喧然名都会,吹箫间笙簧。
——《成都府》
杜甫当年在抵达成都的路上,先后写下十二首纪行组诗,最末一首便是题为《成都府》的五言古诗。
当时的成都经济繁荣,与扬州并列为当时全国最繁华的两大商业都会城市,有“扬一益二”之誉,“喧然名都会,吹箫间笙簧”,是他写给成都的见面礼,更展现了这个时期成都的风貌。除了繁华的都市,成都更有清幽的郊野。“清江一曲抱村流,长夏江村事事幽。”在成都的郊野,他垂钓、弈棋,享尽自然天成的野趣。
成都,自古与音乐牢不可分。最近,一曲由韩红和黄绮珊演绎的《成都》,再度唤醒了人们心中的成都情结,成都的景,成都的情,在动人的旋律之中传达。杜甫也有和音乐有关的成都记忆,在成都长期生活后,这里的音乐繁盛、歌舞升平让他忍不住感叹:“锦城丝管日纷纷,半入江风半入云。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。”
锦里先生乌角巾,园收芋栗未全贫。
——《南邻》
位于武侯祠旁的锦里,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,兴于秦汉,曾位于锦江南岸。
诸葛亮治蜀时,将蜀锦生产作坊集中于锦江南岸,并设立专职机构管理生产和销售。后来,锦里几经兴废。至现代,在成都武侯祠旁边按原址区域浓缩复建锦里古街,作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,并于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。回望千百年前的锦里,无数文人墨客曾行足于此,流连忘返,并留下动人诗篇。除了杜甫的《南邻》,还有李商隐《筹笔驿》:“他年锦里经祠庙,梁父吟成恨有余”。
他在成都
感受文脉悠远
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——《蜀相》
自文翁化蜀以来,蜀地便是重要的文化中心,这里有历史古迹、诗文锦绣,吸引着文人墨客,杜甫也不例外。杜甫刚到成都不久,便急急寻找一处古迹,迫切希望拜谒瞻仰一位先贤的祠堂,这便是——武侯祠。他在武侯祠游览后也写下了诸多诗作。其中最著名的还是《蜀相》——
图据 成都武侯祠
悠悠千年,世易时移,历代文人对于三国峥嵘岁月及诸葛武侯的深切追忆,定格成这座千年祠庙沧桑变迁的点滴记录。千年后,仍有源源不断的人们到访武侯祠,共同探寻历经岁月风霜的三国遗迹,感受当下的“锦官城外柏森森”。
万里桥新颜 图据 武侯区地志办
从曾经繁华的水路码头、出城要道,到如今的城市大桥,万里桥的故事,仍在悠悠锦江中流淌。
自古文人皆入蜀。成都,从来都是文人墨客说不完道不尽的“桃花源”。成都建城至今2300多年,城名未改、中心城址未变,为中国大都市之独有。在今天的成都,我们依然可以重温李白、杜甫等古人行走、书写过的踪迹,它们为成都的烟火气增添着一份厚重的意蕴。
“成都万事好”
这样的成都,你爱了吗?
推荐阅读>>
策划/文案 | 郑然 余小红 王映丹综合|成都方志、方志武侯、四川发布草堂寻香、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等成都发布编辑 | 大橘
点点在看,点点赞